易思范

互联网金融时代下的“未来银行”长什么样?

数字金融

2017年02月17日

  如今,金融科技已经成为了主流,这对银行来说意味着什么?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影响着银行业。现在的几个发展趋势为银行业的改变奠定了基础,它们为颠覆性变革的第一个浪潮提供了足够的动力,并且为银行的替代者搭建了舞台。

  未来的银行扮演四种角色:第一,资讯提供者,客户问的,只要相关,银行都可以告诉客户。

  第二,价值聚合枢纽,客户想完成一件事情,银行提供相关的服务。

  第三,接入服务者,就是产品创新者等多种角色

  第四,科技公司。花旗银行把自己定位于科技公司,做的是金融科技,叫做Fintechnology。

  传统金融机构向移动互联网变迁过程中,面临哪些问题?首先,从战略上看,我国传统的金融机构靠行政,靠牌照,通过花钱买入技术,而不是自己开发、拥有技术。但未来可能不一样,企业可能只要有技术,就能做金融,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监管部门必须给金融牌照。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叫“技术力”,就是technicalpower。传统银行靠政治力,未来银行靠“技术力”。

  其次,从创新文化角度来看,我国传统银行战略聚焦内部部门配合,但像花旗银行更多地寻找外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国有银行不可能出错,一出差错,业绩就没,所以不愿意创新。并且,分支行根本没有创新的动力,创新只在总行,而总行有很多工作压力,创新的动力也不足。还有,由于行政化的组织架构,创新缺乏组织保障,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日常工作。

  再次,传统银行的数据处理能力不足,关键技术缺失。银行有很多数据,但都是标准化的、结构化的数据,而个人的信用评级更多地靠非结构化数据。也就是说,银行数据缺乏精准度,缺乏技术支撑,不一定有效,精准营销还很难落实,新的商业模式还没有找到。比如,银行做电商平台,但电商卖的商品可能有品质问题,银行为这些日常产品信用背书,这是件很冒险的事情。

  刷卡购物消费支付特写

  对于传统银行如何向互联网金融转型,八个建议:

  第一,全面深刻地认识移动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机构的很多人藐视互联网金融,认为互联网金融就是在互联网上卖产品。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互联网金融有全新的思维。

  第二,重新审视银行的整体战略。怎样把银行从整体到局部,从顶层到基层,从战略、组织、技术、财物、人力、产品、制度等各个方面实现全面的自我变迁与自我革命。

  第三,用开放式思维拥抱外部资源,为我所用。特别是外部的技术资源、人才资源。在战略和思维得到保障后,应建立与全时银行相适应的组织架构、人才架构。银行现在的组织架构、人才架构肯定有问题,每一次调整、转型的时候,都会出现一种现象,就是“该走的没走,不该走的走了,该来的没来,不该来的来了”。

  第四,从战略的高度对银行的商业模式进行重构。这是一个值得每一个传统金融机构探索的问题,涉及安全的、便捷的、具有高度亲和力的支付系统等,特别是对年轻人而言,这是很重要的。

  计算报销单第五,审视银行和金融的根本。什么是金融?金融对社会有什么贡献?什么是银行?为什么有银行存在?银行,特别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应带头打造一个综合性的金融生态圈,完善金融产业链。

  第六,构建新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银行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包括对它的抵押物、投资对象、自身价值的重新认识。这种价值体系跟传统的价值体系应该是不一样的。

  第七,以开放的心态重新认识客户,充分掌握资源。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精准营销,分类建立新的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模式,提高数据挖掘能力。

  第八,优化技术、提高分红水平。

  大家可以看到,在移动互联网金融这次变迁过程中,监管机构实际上采取了一种默许政策。监管机构有意打破传统金融机构的垄断,特别是银行的垄断,引入一些新的冲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法律法规体系。监管机构先放,出了问题再用法律法规管。这也有好处,就是逼着传统金融机构改革,逼着传统金融机构创新。就像滴滴对传统的士的冲击一样,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冲击也非常大。(来源:新华网)

+1

来源:新华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