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奈雪的茶迎接大考,“新茶饮第一股”前景如何?

产业报道

2021年06月09日

  几年时间,换了一番天地,之前还是或土或洋的咖啡馆陆续崛起,如今新式茶饮已是遍地开花。

  中国是茶饮消费大国,对茶饮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近年来,喜茶、奈雪等高端茶饮品牌迅速崛起,通过更健康的食材(鲜果茶)、更好的口感、颜值、场景体验等,带给消费者更丰富的消费体验和情感满足,这是新式茶饮的市场空间。

  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产品本身再到品牌塑造,然后通过社交媒体、社群等广泛营销,强化其年轻、前卫、潮流的品牌印象,再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迅速扩张,脱颖而出。这是这些新式茶饮高端品牌的运作思路。

  2014年,奈雪成立,主打“茶+软欧包”的形式,目标用户是20-35岁年轻女性,口号是茶底4小时一换,软欧包不过夜。在2015年开出深圳首家店之后,奈雪在2017年开始走出广东走向全国,其中70%集中在一线、新一线城市,快速打造了一个年轻人喜爱的网红品牌,随后再度走出国门,将门店铺向日本市场。

  时间如白驹过隙,截止今天,奈雪成立已有7年时间。6月6日晚,港交所信息显示,奈雪的茶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这也意味着奈雪的茶将成为港股“新式茶饮第一股”。据其招股书显示,摩根大通、招银国际、华泰国际为保荐人。业内预计,奈雪将很快展开上市前推介,拟筹资约39亿港元。

  尘埃将要落定,但奈雪的资本之旅才刚刚开始。奈雪门店数量在疯狂扩张,但其亏损也一直在持续;奈雪依然时尚前卫,引得无数姑娘掏钱买单,但其单店营业额却在下降;奈雪拥有美好的前景,但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内卷却越来越清晰。

  奈雪即将上市,在聚光灯下,奈雪将如何拥抱资本市场,拥有怎样的前景?

  连亏三年,首度“盈利”

  奈雪连亏,却在不同的会计标准下,在盈利与亏损间不断切换。

  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奈雪的茶收入为9.1亿元、22.92亿元、28.71亿元;净亏损分别为6973万、3968万、2.03亿元;负债总额分别为14.53亿元、22.01亿元、37.39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00%(这是否意味着奈雪已经资不抵债了? 《紫金商业评论》注)。看似高速成长的背后,增速在悄然放缓,负债在大幅增加。

  而按照不同的会计标准,奈雪呈现给人的面目并不一致。2020年的经调整净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1660万元,而如果按国际会计准则第17号,奈雪2020年全年实现经调整净利润6217万元。如果按照未经调整则为全年亏损超过2亿元。

  那么外界应该如何看待奈雪的“盈利”?下面我们看奈雪的财务数据,你就发现它的成本真的很高。

  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成本构成主要是原料、员工成本和租金,2018年、2019年与2020年,公司的材料成本占比分别为35.3%、36.6%、37.9%,同期员工成本占比分别为31.3%、30.0%、30.1%,租金开支及物业管理费成本基本在15%以上。

  用通俗的话来理解,一杯奈雪的茶,原材料成本要占到总成本的37.9%,人力成本占到30.1%,剔除租金、管理成本,公司尚可挖掘的利润空间并不大。而作为茶饮店,还存在一些隐形的开销:店铺的租赁成本、对产品进行推陈出新和改良等研发费用、产品上线后进行营销及推广活动,以及多维运营渠道建立及维护等。

  这是在正常经营下的支出,但不要忘了,奈雪是一家处于迅速扩张器的公司,其门店数量在继续增加,门店密度在核心城市继续增加。与之相对应的却是门店平均订单数在不断的走低。数据显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日均订单量为716、642、470单。

  单店营业额下降,成本支出没有任何消减的迹象,该公司的同店利润率由2018年的24.9%,骤降至2020年13.5%,而目前没有看到明显改善的迹象。

  这为公司的持续扩张带来隐患,毕竟只有在平均单店订单数及客单价持续增长,单店经营成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单店的经营利润才能提升。而单店利润的提升,才能最终平摊掉中台及后台的成本,实现公司整体盈利。

  区别于众多开放加盟的茶饮品牌,目前奈雪所有门店均为直营店。数据显示,奈雪绝大部分资金用于投资开设新茶饮店所产生的资本开支和相关成本。2018-2020年内,公司资本开支主要与茶饮店开发活动有关,分别约为2.09亿元、2.9亿元及2.43亿元,基本维持着每年2亿元的“烧钱”速度。

  结合奈雪未来的“千店计划”来看,唯有达成“扩张-渗透-创新”的良性循环,才能令公司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在这个过程中,依然需要大额的资金作为支柱,这或许是奈雪上市的目的诉求之一。

  此外,奈雪在开创初期耗巨资建设的上游供应链、IT基础设施、中央工厂建设等,今后可以复用且无需重复支出。随着门店数量不断增加,理论上来说,奈雪的边际成本将不断下降。

  针对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奈雪曾明确表态不会削减原料成本。公司表示,未来将通过持续收益增长以及提高成本效率进一步改善财务表现以及实现盈利。即通过快速扩张茶饮店网络推动整体收益增长,以实现大规模可持续盈利。

  整体来看,不仅仅是奈雪,新式茶饮行业尚不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市场对奈雪的态度较为谨慎。奈雪需要继续提升运营的收益水平、升级商业模式,盈利能力才是根本。

  竞争同质化,食安问题不可小觑

  伴随奈雪上市即将敲钟,茶饮行业的竞争加剧,开始进入存量市场的争夺阶段。越热闹也越焦虑,在这个早已不如从前火热的新式茶饮赛道上,由奈雪开始率先拉开“上市潮”的帷幕。

  灼识咨询数据显示,按零售消费价值计算,中国现制茶饮于2020年的市场总规模约为1136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4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4.5%。

  但随着搅局者越来越多,新式茶饮行业的通病也显现出来——同质化严重,但标准化不足。

  一方面,产品缺乏有效壁垒、门槛低、且配方易被模仿,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另一方面,消费行业尤为看重的“标品化”问题难以解决。由于制作过程大部分需要人工完成,成品质量因人而异。

  目前仅从口感上来看,奈雪的茶、喜茶、乐乐茶、贡茶、一点点、Coco等常见品牌的差异并不大。等各家都有水果茶、芝士奶盖茶、牛乳茶等招牌,不少消费者反映各家产品仍然缺乏壁垒,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

  此外,上市步履匆匆已难掩其食安问题频发的事实。

  近期奈雪的茶新品“霸气玉油柑”,因旋转瓶盖“析出黑色不明物质”(经店员证实为氧化铝),被消费者投诉称“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此前还因出售的欧包发霉变质,深夜道歉,登上了微博热搜。在启信宝中发现,奈雪的茶多家公司存在行政处罚记录。

  翻阅过往报道,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新式茶饮三巨头都出现过食品安全问题。其中,蜜雪冰城在上月15日因郑州多家门店均存在台账记录不完善、使用过期食材、仓库管理混乱等问题,目前已被郑州市市场监管局责令门店限期整改35家、立即停业整改3家,并当场对9家涉事门店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总裁张红甫及公司主要核心管理人员、蜜雪冰城永安街店负责人等被行政约谈。

  事实上,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新式茶饮行业的通病。“在整个员工团队还不成熟的时候,高速扩张,风险必然很大,问题也肯定很多。”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但资本压力之下,基本上现在的新式茶饮公司都有资本进入,资本肯定赚钱要快。”

  在朱丹蓬看来,现做恰恰使消费者放松了警惕。“一般去超市购物时,90%的人都会看一下生产日期、保质期,但现做的饮品,消费者就没有想到所用物料是否用了过期,他也无法查看。”

  但对于任何餐饮企业来说,食品安全都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那根稻草,而新式茶饮更甚,这与其所主打的健康品质完全相悖。一旦消费者醒悟,行业很难再起来。

  新式茶饮还是一种现象,还是一种“网红”,但远没有到“基业长青”的地步。当然新生事物出现问题也很正常,在发展中改进,在改进中发展,注重人才培养、注重品牌塑造、注重食品安全,这个行业的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1

来源:紫金财经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