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香港邮政暂停寄往美国内载货品的邮递服务

产业报道

2025年04月16日

  4月16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公告称,因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自5月2日起取消香港寄往美国货品的小额免税待遇,并大幅上调邮件关税,香港邮政将暂停接收所有内载货品的寄美邮件(含平邮与空邮)。此举标志着香港对美贸易摩擦升级,或对跨境电商、中小企业及个人消费者产生深远影响。

image.png

  一、政策突变:美国“关税大棒”冲击香港跨境物流

  事件背景

  美国政策调整:5月2日起,美国取消对香港寄送的价值低于800美元(约合人民币5800元)货物的免税待遇,并提高邮件关税税率。此前,美国已对香港商品加征25%关税,但小额包裹仍享免税。

  香港强硬回应:香港特区政府斥责美方“霸凌无理,滥施关税”,并宣布香港邮政即日起暂停接收寄美货品邮件,拒为美方代收关税。仅文件类邮件仍可正常寄送。

  执行细节

  平邮停运:4月16日起暂停接收寄美货品平邮;4月22日起处理退件及退款。

  空邮停运:4月27日起暂停接收寄美货品空邮,已投递未寄出者将陆续退件。

  消费者影响:个人用户寄送礼品、代购商品等需转向商业快递(如DHL、FedEx),成本或上涨30%-50%。

  二、冲击波:跨境电商与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1. 跨境电商“紧急换道”

  直邮模式遇阻:香港作为亚太跨境物流枢纽,承担大量中小电商对美直邮业务。例如,深圳某母婴电商通过香港邮政日均发运5000单美国包裹,暂停后需转用商业渠道,单票成本从15元增至25元。

  保税仓模式承压:部分依赖香港中转的美国保税仓商家面临履约延迟。某美妆品牌负责人称:“原经香港发往美国西部仓的链路中断,需改道韩国或新加坡,时效延长3-5天。”

  2. 中小企业成本飙升

  小微代购濒临停摆:香港个人代购者超2万人,主要寄送奢侈品、保健品至美国。新规下,代购利润空间被关税挤压。一名代购表示:“500美元的手表原免税,现需缴税后利润不足10%,考虑转行。”

  本土品牌出海受阻:香港本地设计的服饰、文创品牌通过邮政小包低成本试水美国市场,现被迫转向高门槛商业渠道,初创企业生存压力陡增。

  3. 物流行业连锁反应

  香港邮政业务缩水:2024年香港邮政处理国际邮件超1.2亿件,其中美国占比约25%,停运或导致年收入减少3亿港元。

  商业快递“趁势涨价”:DHL、UPS等已通知客户,4月下旬起香港至美国线路运费上调15%-20%。

  三、政策博弈:香港反击背后的国际经贸角力

  历史脉络

  贸易战延续:自2020年美国取消香港特殊关税地位后,两地贸易摩擦持续。2024年香港对美出口额同比下滑12%,此次关税加码进一步恶化双边关系。

  WTO规则争议:香港拟向世界贸易组织(WTO)起诉美国违规,援引《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非歧视原则,但诉讼周期漫长且执行存疑。

  战略意图分析

  香港立场:特区政府强调“绝不屈服于单边制裁”,暂停邮件服务既是反制措施,亦为规避法律风险(避免卷入美国关税纠纷)。

  美国动机:分析人士指出,美方意在遏制香港转口贸易优势,削弱其国际物流枢纽地位,同时配合对华科技封锁战略。

  四、行业应对:企业紧急调整全球供应链

  1. 物流替代方案

  东南亚枢纽分流:部分企业将中转仓迁至新加坡、马来西亚,利用当地与美国自贸协定降低关税成本。

  中欧班列借道:高价值货物改经铁路运至欧洲再空运至美国,虽耗时增加7天,但成本较商业快递低40%。

  2. 模式创新

  “化整为零”合规:将单件货值控制在800美元以下,通过多批次发货规避高额关税,但面临美国海关审查风险。

  本地化布局:大型电商平台加速在美国建仓,例如菜鸟计划投资2亿美元扩建洛杉矶仓,实现“海外仓直发”。

  3. 政策游说

  商会联合发声:香港总商会、跨境电商协会等组织致函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呼吁 reconsider 政策,强调“香港邮政服务惠及美国中小零售商”。

  五、未来展望:全球贸易碎片化下的新常态

  短期影响

  消费者成本上升:美国消费者购买香港直邮商品价格或上涨20%-30%,部分需求转向本土电商。

  香港物流业转型:邮政业务重心转向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2024年香港至东盟邮件量已同比增长18%。

  长期趋势

  区域供应链重构: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间物流合作深化,逐步替代部分中美跨境链路。

  数字贸易崛起:虚拟商品(如数字版权、服务订阅)或成香港对美贸易新增长点,规避实体物流限制。

  风险提示

  若美国进一步限制香港金融服务或航运自由,可能触发更广泛经济“脱钩”。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下,企业需建立弹性供应链,分散市场风险。

  结语:

  香港邮政暂停寄美货品邮件服务,既是反制美国关税霸凌的果断举措,亦折射出全球化退潮下跨境贸易的脆弱性。对中小企业而言,这是一场关乎生存的挑战;对国际社会而言,则是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警示。正如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所言:“香港不会在压力下退缩,我们将以创新与韧性开辟新赛道。” 这场博弈的结局,或将重塑全球物流与贸易规则。

+1

来源:网经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