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京东“助残专区”平台上线 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产业报道

2025年05月15日

  5月14日消息,从北京市残联获悉,近日,京东“助残专区”平台上线,“助残专区”围绕残疾人各类生活场景和实际需求,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服务。用户在京东APP搜索栏中直接输入关键字“助残666”即可登录京东“助残专区”平台。

  聚焦需求:打造全方位助残服务体系

  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查询DeepSeek后获悉,据北京市残联介绍,“助残专区”的设立基于对残疾人群体实际需求的深入调研。专区围绕残疾人日常生活中的多个场景,整合了购物、服务、资讯等功能模块,涵盖康复辅助器具、无障碍生活用品、特殊教育书籍、就业咨询等多元化内容。例如,行动不便的用户可在专区快速找到轮椅、拐杖等辅助器具,并享受专属优惠;视障群体则能通过语音助手或无障碍界面便捷下单。

  京东零售CEO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技术的力量,缩小残疾人在生活、消费中的鸿沟。‘助残专区’不仅是一个购物平台,更是一个连接资源与需求的桥梁。”据悉,专区还接入了第三方服务机构,提供心理咨询、法律帮扶等增值服务,进一步延伸助残生态链。

  科技赋能:无障碍体验再升级

  为提升残疾人使用体验,京东技术团队对专区进行了多项无障碍优化。例如,引入AI语音导航功能,支持视障用户通过语音指令完成搜索、支付等操作;界面设计采用高对比度配色和简化流程,方便认知障碍群体操作;此外,部分商品页还配备了手语视频解说,满足听障人士需求。

  中国残联相关负责人指出:“互联网平台的包容性设计是推动残疾人社会融合的关键。京东‘助残专区’的创新实践,为行业树立了标杆。”数据显示,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500万,但针对该群体的垂直服务平台仍属稀缺。京东此举填补了市场空白,也为其他企业参与助残事业提供了参考。

  社会联动:多方协作共筑包容未来

  “助残专区”的上线不仅是企业单方面的努力,更是多方协作的成果。北京市残联在政策指导、需求对接等方面提供了支持;多家残疾人社会组织参与功能测试;部分品牌商家还针对专区推出了定制化产品。例如,某家电品牌专门设计了“一键呼叫”功能的智能家居设备,方便肢体残疾用户使用。

  业内专家认为,此类政企合作模式具有可持续性。“通过平台流量优势,既能提升助残服务的覆盖面,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源关注残疾人权益。”未来,京东计划联合各地残联开展线下推广活动,并利用大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服务。

  用户反响:便捷与尊重并重

  上线首周,“助残专区”已吸引超10万用户访问。北京朝阳区的李女士(视障人士)表示:“以前网购常需家人帮忙,现在用语音就能独立完成,感觉更自主了。”另一位脊髓损伤用户王先生则提到:“专区推荐的防褥疮坐垫很实用,价格也比线下店优惠。”

  不过,部分用户也提出改进建议,如增加更多区域性服务入口、优化物流无障碍配送等。京东回应称,将持续迭代功能,并探索与社区助残站点合作,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京东“助残专区”的推出,是“互联网+助残”模式的一次重要实践。在科技向善的浪潮下,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相结合,为残疾人创造更平等、便利的生活环境。随着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这一专区的未来发展值得期待,也将为构建包容性社会注入新动力。

+1

来源:网经社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