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产业互联网时代创业与投资逻辑

电商评论

2017年02月20日

  而当前产业互联网兴起背后的原因主要包括:

  第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导致垂直行业经济体量足够大。2000年中国的GDP刚刚突破1万亿美金,2015年则突破了10万亿美金。在众多的垂直行业的体量也有成比例的增长。产业互联网跨行业整合比较难,所以垂直行业的体量就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垂直行业的体量有10倍的变化,这对从事该行业的企业而言会有巨大的利好,这是自然可以想见的。

  第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使得中小型企业有畅通的资本市场出口。最开始是创业板,后来有新三板,门槛越来越低。如前所述,产业互联网垂直细分的特点比较强,相互之间的跨界较难,就不太容易出现像消费互联网领域那种巨型的公司,以中型和小型公司居多,如果没有新三板、创业板,资本市场上没有畅通的退出渠道,那风险投资就很难介入,整个行业就很难发展起来。

  第三,过去二十年消费互联网在中国的充分渗透为产业互联网打下了良好的用户和基础设施基础,这个很好理解。

  第四,由于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突破中等收入陷阱的迫切需要,政府在产业政策上对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开始给予很多的支持。

  这些原因的反面,正是过去中国产业互联网发展滞后的原因。比如就上述第四点而言,以前产业政策以劳动力成本优势和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方面没有足够的动力。现在这些问题都不存在了。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商业逻辑的区别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的商业逻辑是有一些区别的。大家如果从事过消费互联网,现在从事产业互联网的同学,可能体会比较深。这个话题展开讲可以讲一天,这里我就提几个要点:

  1、价值驱动vs体验驱动。这个在产品层面就可以看得比较清楚。比如说,一般产业互联网的工具都不会那么漂亮,因为没有必要花很多钱把它做得漂亮,只要能带来效益,即使界面没有那么漂亮,用户该用就会用。而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界面要美观,用户体验要流畅,才会有活跃度,才会有转化率。但是对产业互联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真正能不能帮用户带来经济效益,因为用户是用你的东西来做生意的。

  2、理性决策vs感性决策。这个跟上一条是有关系的。产业互联网的潜在客户在做购买决策时通常是基于理性的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而消费互联网的用户决策通常是基于感性的因素,很多情况下消费者本人也很难说清楚自己决策的过程。

  3、代理决策vs本人决策。产业互联网领域,尤其是有相当规模的企业,很多采购决策不是老板本人做出的,是由经理人代理决策的,这会带来很多方面的影响。比如决策有一系列的流程化的东西,一旦选定不会轻易的变化;再比如决策的过程除了经济因素有时还会掺杂一些其他的因素,例如办公室政治,例如灰色收入。而消费互联网是消费者本人决策,是非常直接的一个关系。

  分享经济在产业互联网能创造更大驱动效应

  下面我讲一下产业互联网中的分享经济。社会化分享的理念,在产业互联网领域将比消费互联网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消费者对生活资料的拥有,包含了更多的感情因素在其中,就像分享车这件事情,比如马上要过年了,大家放假,可能有十几天时间车不用,那是不是把车给旅游的人租几天,赚一些钱?我觉得这对大多数人不大容易做出这个决定,作为一个拥有者,对车有一些感情因素在里面。但是如果是个小老板,你手里有一台挖掘机,正好有一个月空闲,租出去挣点钱,难道会有什么心理障碍吗?这就是一个明显的差异。

  还有就是生产资料社会化分享带来的成本降低在经营领域的驱动效应更明显。大家知道罗纳德.科斯关于企业的起源的解释是:企业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低于市场组织劳动分工的交易费用。而产业互联网普及导致市场组织交易成本的降低,企业内职能被外包至专业化平台,这样社会分工协作就会进一步细化,设备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都会提高。这样一个过程,会比消费领域的分享所带来的驱动力会更强,因为只要真金白银省了钱,产业互联网的参与者就会行动。但是在消费者这个层次,例如Airbnb,真要把家里一间房分享出去给旅行者用,这要跨越几个层面的障碍,而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考虑。

+1

来源:连接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