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屈臣氏牵手饿了么 业绩下滑的无奈反攻

数字产业

2018年10月25日

  日前,长江和记有限公司旗下的国际零售连锁品牌屈臣氏宣布与线上外卖平台饿了么达成深度合作。在本次合作中,屈臣氏正式进驻饿了么平台,通过后者为消费者提供“线上下单1小时闪电送”的购物体验。

  据屈臣氏相关负责人介绍,屈臣氏非常重视顾客购物的互动体验,基于外卖平台消费人群对“应急、应季”类商品的特殊需求,屈臣氏从线上APP自营平台在售超过10000个SKU中,精挑细选出1700多个SKU进行上架销售,涵盖了个护美妆、日常应急、洗护用品等多个领域。同时,屈臣氏将会定期监测上架商品的数据表现,及时做出商品上架或下架调整。

  据《电商报》了解,双方自今年3月起便已开始筹划上线饿了么的相关工作;6月,屈臣氏与饿了么将双方平台系统进行对接,打通了订单推送、物流状态、库存数据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智能系统;7月中下旬,双方正式在广州开始了试点合作。

  据屈臣氏方面公布的数据显示,试点门店经过1个多月的探索及运营,9月交易额环比增长超过115%。到目前为止,已经成功上线1600余家门店,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230个城市,预计年底前将上线完成2500家门店。

  不难发现,屈臣氏选择与饿了么合作,除了看中其优异的闪电送服务外,还有背后巨大的用户流量。事实上,作为国际知名的零售连锁品牌,屈臣氏近年来所受到的电商冲击不可谓不大,因此屈臣氏也在不断寻求更多的营销方式及布局以巩固自身的市场份额。

  今年6月,屈臣氏在香港正式推出了一家名为CKC18的购物概念店,与以往门店不一样的是,内设美食区、美妆及健康区、电玩潮流区等多个消费体验区域。值得一提的是,门店通过App预订商品,到店取货,还支持手机扫码支付,让人不禁怀疑,马云的新零售概念已经“烧”到了东方之珠香港。

  除了门店业态的不断创新,屈臣氏今年8月便上线了“屈臣氏小店”小程序,试图通过线上自购省钱,自卖赚钱的社交电商概念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所谓的“屈臣氏小店”,实际上便是屈臣氏以低成本开店+0成本维护+线下实现真营销三大热门概念,来提前抢占社交电商的赛道的一次大胆尝试。

  10月中旬,长和集团宣布与美图组成策略联盟,为香港屈臣氏引入AI“美图魔镜”,提供实时虚拟试妆服务。不难看出,长和集团正不断为屈臣氏加入科技元素,以迎合新零售消费的大潮。屈臣氏的种种策略及新鲜尝试,结合近年来的经营状况,都透露出了其发展滞缓、业绩难以拔高的残酷事实。

  业务萎缩 坐不住的屈臣氏

  自1989年正式进军中国内地市场以来,屈臣氏便迎来了高速发展期,扩张步伐之迅猛令人为之震撼。仅2016年一年,屈臣氏就在内地新增446家新店,门店总数达到2929家。然而可惜的是,门店数量的爆发非但没有带来业绩的飞跃,反而是业绩增速首次出现了负增长。

  更令人震惊的是,业绩增速的放缓竟然已经持续了3年,从2013年到2016年,屈臣氏在中国内地市场业绩增幅一路从23%、14%、9%跌到了-3.82%。随着近年来电商的壮大,以及海淘的兴起,作为一家以化妆品零售为主要销售品目之一的零售商,屈臣氏首当其冲。

  时至2017年,彼时的屈臣氏发布中期财报显示,截至2017年6月30日,屈臣氏中国区营收约90.46亿人民币,同比店铺销售额下降6.2%。被业绩下滑的乌云所笼罩着的屈臣氏,似乎也终于意识到了危机,不得不加速转型以求自救。

  今年8月,屈臣氏母公司长和集团发布了未经审核的中期业绩,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屈臣氏中国3377家门店总零售额约108亿元,中国区营业收入增16%,较去年的4%有较大提升。另外,中国市场门店数量增加了15%,超过3040家。

  此外,屈臣氏尽管屈臣氏的同店销售额仍在下降,但其可比店铺销售额跌幅于2018年上半年下降至1.4%。而经作出调整以包括邻近新店铺忠诚会员收复的销售额后,屈臣氏中国2018年上半年之同比店铺销售额增长为2.0%。

  对于后续规划,长和集团在财报中透露,屈臣氏将继续提升电商能力及投资数码平台,同时继续开设新店铺,并强调,以屈臣氏为主的零售部门拥有逾1.3亿名忠诚会员,是全球最大的零售忠诚客户群。

  除了试水新零售、结合黑科技增加消费者对其的注意力,屈臣氏还在进一步完善其会员体系。早在2010年,屈臣氏就在全球多个营运市场开展了会员计划。除了豪掷7000万美元作为发展、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贸和流动购物体验的基金外,屈臣氏甚至还为男性消费者特别推出了一款更适合男士形象的男士会员卡。

  今年9月,屈臣氏宣布在全球推出VIP尊尚会员计划,以提升与顾客的联系及互动,并准备于2019年初前把计划推展至24个营运市场。而该计划的最终目的是,回馈高消费顾客,邀请他们加入成为VIP尊尚会员,为的便是进一步巩固当前消费群体。

  尽管屈臣氏早于2010年便在中国市场推出了官方网店,但事实上屈臣氏的电商化效果并不明显。去年3月,原首席运营官高宏达正式全面接管中国业务,屈臣氏也因此走上了新零售道路的探索之旅。彼时的高宏达还表示,“基于三大支柱和零售商的背景,包括不断改进的店铺风格,优质的服务和高端化的产品。屈臣氏超过百分之八十的销售额来自会员,对于顾客我们非常了解。”

  就屈臣氏目前的新零售布局而言,除了线上线下的全渠道运营之外,线下的购物体验同时也在不断的提升,与新零售的核心概念相当贴切。但在各大电商巨头线上称王,线下大肆入侵的现状下,屈臣氏的赢面似乎并没有多少。

+1

来源:电商报 作者:爱德华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