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思范

网联新年献词给出定心丸 促支付机构转型升级

数字金融

2019年01月03日

43.jpg

  (图片来源:云图视觉)

  1月3日消息,一直以来,银联和网联就犹如孪生兄弟一般,均拥有央行赋予的支付清算权限,而对于外界关心的有关网联是否会与银联一同参与市场竞争的疑问,网联方面则早早给出了定心丸。

  据《电商报》了解,在刚刚过去的元旦节,网联对外发布了一篇《新年献词》,在阐明网联市场定位的同时,明确表示,(网联)不会谋求自建场景与生态,不与市场机构竞争。

  在这篇《新年献词》中,网联将自身的定位概括为“一底、两中、三开”。“一底”是指沉浸到网络支付行业的最底层,当好行业级的服务提供商;“两中”是指坚持中立原则,不与市场机构竞争;“三开”是指积极推进合法合规创新业务的渠道开通,不断开启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打造开放式共享型平台。

  简单来说,网联阐明了自身的公共服务属性,划清了网联与银联的界限。有分析人士称,当前第三方支付行业仍处于整改和规则落地阶段,作为监管落地的重要载体,不同于银联,网联体现着明显的政策属性。

  在网联出现并发挥作用之前,第三方支付机构与银行多采取直连模式,但这种模式绕开了央行的清算系统,成为诈骗、转移赃款、套现获利等犯罪行为的“温床”。为清理第三方支付行业乱象,网联应运而生。

  网联为包括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内的所有第三方支付搭建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支付机构不再允许直接对接银行,这将极大减少支付机构违规的可能性,降低“暗箱操作”的风险。

  一方面,用户的海量资金就此有了监管的“保险箱”。支付机构挪用资金、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和高杠杆经营,滋生系统性风险,威胁老百姓资金安全的支付乱象将得以根除。

  另一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就此失去了与商业银行的议价机会。大型的支付机构将无法依仗用户数量和巨额流量从商业银行方面获得价格优势,众多中小支付机构不再卷入“价格战”的漩涡。

152.jpg

  (图片来源:云图视觉)

  网联的推出将行业内所有支付机构拉回到同一跑道,同时促进支付平台之间的良性竞争。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首的行业巨头会更加注重自我生态的建设,积极进行业务创新,推动支付技术迭代升级;此前一些靠打制度“擦边球”,在移动支付行业内艰难求生的中小支付机构也会逐渐走上转型升级的快车道。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断直连”大限日益临近,网联平台也逐渐走上了正常运行的轨道。据网联官方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国内持网络支付牌照的115家支付机构以及424家银行已全部接入网联平台,99%的市场存量跨机构业务已完成向网联平台的业务迁移。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已有十五年历史的银联,网联作为一个成立不过一年之久的支付清算平台,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运营体系均面临不小的挑战,后续能否获得银行、支付机构、用户各方认可,还需要时间来观察。

+1

来源:电商报 作者:林斯

推荐文章